(资料图片)
北方大风、剧烈降温、雨雪天气,南方区域性暴雨、强对流天气……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,从4月1日开始,我国迎来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强雨雪天气过程,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。4月2日,中央气象台接连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。春季天气为何复杂多变?气象专家进行了解读。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介绍,此次强雨雪天气过程主要有降水范围广、强度大,多种灾害性天气叠加等两大特点,“4月1日至5日,累计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国土面积将达23万平方公里,这是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强雨雪天气过程。”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,4月2日至4日是降水、大风降温的主要时段。在降水方面,4月2日至5日,甘肃东部、宁夏、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,内蒙古中部等地局地有暴雪或大暴雪,主要降雪时段为4月2日至3日;西北地区东南部、西南地区东部、江汉、江淮、江南、华南、黄淮以及东北地区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,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广西、广东和福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,局地大暴雨,主要降雨时段为4月2日至4日。
在大风降温方面,4月2日,冷空气主要影响西北地区和内蒙古,4月3日影响东北地区西部、华北北部、黄淮和江汉等地,4月4日至5日影响东北地区中东部、华北、江淮及以南地区,中东部地区将有4级至6级风,阵风7级至9级;4月2日至5日,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下降6至10摄氏度,南方地区气温下降4至8摄氏度。
“降温幅度达到10摄氏度以上的国土面积达94万平方公里。”孙军说。
孙军分析了这次天气过程的成因,主要受两个天气系统影响,一个是北方地区的冷空气,另一个是来自南方地区的江淮气旋。北方地区主要受冷空气影响,4月2日上午,冷空气已到达河套地区至甘肃东部一带,新疆、甘肃大部、内蒙古西部、宁夏等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。接下来,冷空气会继续东移南下,给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。而南方多地主要受江淮气旋影响,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。
孙军说,截至4月2日,冷空气和江淮气旋还没有交汇。4月4日左右,东移南下的冷空气和不断加强发展的江淮气旋将会相遇。届时冷暖空气对峙,导致包括短时强降水、大风、局地冰雹等在内的混合型强对流天气将影响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湖南等地。
近期部分地区天气忽冷忽热,这次又出现剧烈降温,是否属于“倒春寒”?
方翀说,在气象学上,“倒春寒”是指春天受较强冷空气影响,气温下降较快,前暖后冷造成大范围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过程。“倒春寒”通常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,一般是指江南地区连续3天的日均气温低于12摄氏度,或连续5天低于14摄氏度。就此次过程来说,由于江南地区降温幅度并不剧烈,降温过后气温也接近常年同期,且预计农作物大面积受冻害的可能性不大,所以达到“倒春寒”标准的可能性较小。
“春季是冷暖空气交汇的季节,冷暖空气此消彼长,冷空气加强时,气温就会降低,但总体还是处于逐步升温的过程。因此,天气忽冷忽热也属于正常现象,公众需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临近预报预警信息,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着装。”方翀说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,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,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,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,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
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,但凡事都有例外,最近,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,被送外号人脸猴,其独特的长相令
中原区民政局提醒:尽量避免扎堆,只要感情好,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,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。为满足准新人们
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,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。记者今日从省、市文旅部门获悉,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,
浊波浩浩东倾,今来古往无终极。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,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,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。如果从高空中俯瞰,
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,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、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,正式面向公众开放。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
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?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?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,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,新浪河
5月18日0—24时,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(轻型),其中延边州3例,白山市3例(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);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
2022年5月18日0—24时,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(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)。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